《美丽的西双版纳》说课稿

时间:2024-06-04 19:00:43
《美丽的西双版纳》说课稿

《美丽的西双版纳》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丽的西双版纳》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丽的西双版纳》说课稿1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美丽的西双版纳》,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美丽的西双版纳》是八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充满民族风情的游记。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字里行间流露出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八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过《小石潭记》、《阿里山纪行》,对游记的学习有了一些基础,且游记属于散文的一种,这类散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因此我的目标设置为: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课文感知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了解运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的方法。

3、学习通过对照手法表现西双版纳神奇秀丽自然风光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文中相关注解,理解文章内容。

2、倡导学生课前查找收集关于版纳的资料增加感性认识。

3、课堂上鼓励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体会傣族人民独特的人文风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难点:

1、通过对照手法体会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的神奇秀丽和人文景观的质朴意深的特点。

2、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学法

教法

教学中通过图片,音乐等辅助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欣赏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感受当地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而文章中所反映出的人文思想,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多读多想才能体会得出。

对照手法的运用是难点,在问题设计中我用了填空题的格式做引导。为了帮助学生赏析语言,我提供了示例和赏析格式。这样,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教学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所采用的教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如下学法:

①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学会快速阅读,并掌握在快速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②学会赏析优美语句和语段,学会赏析语句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对文句的赏析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教学程序

本课两课时完成,下面我具体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本课时有两个目标:

1、通过欣赏自然美和人文美感受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

2、体会对照手法的运用,深层次感悟“美”的内涵。

(一)、故事导入

上课开始,我讲述了关于泼水节传说的故事,目的之一:激发兴趣:之二:为后面讲解傣族人对待水的态度蓄势,提供铺垫。

(二)、感受美(浏览课文,探美)

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第一次读课文之后的感受牵出神奇秀丽心驰神往这条明线后,再要求以"《西双版纳》美在……"说说版纳的美。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意,理清思路,了解西双版纳的景物特征。

(三)、品读美(朗读课文,寻美)

这一环节设计了小组合作,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体会西双版纳的美。

学生通过朗读课文,通过问题由浅入深地体会热带雨林的特点,其中穿插对照手法是为了点明西双版纳的神奇的特点。如果说自然景观的美是大自然对版纳的恩赐,那么富有特色的傣族文化则是这个民族独特的魅力,文中多处信息向我们展示了傣族质朴意深的民风民情。让学生阅读课文从文中提供的信息中去考察人文景观的美,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傣族的风俗文化,进一步感受西双版纳的人文景观的美。

人文美是重点,在问题的设计上与前面一致,先概括在整理表达,对“妩媚”一词含义的理解是难点,目的想点明作者对这幅风情画的喜爱之情。概括,西双版纳的风俗美美在互助友爱、善良虔诚、乐观从容、质朴意深……

(四)、表达美(神游图片,悟美)

出示西双版纳代表性景观图片,配葫芦丝乐曲。增加感性认识,结合课文内容深切感受西双版纳之美。

畅游西双版纳回眸那个金孔雀飞出的地方,那片神秘珍贵的热带雨林,那颗我国西南部边境线上“璀璨的明珠”,那片地球北回归线上唯一的绿洲,那被冠以“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物王国”的美丽的西双版纳……

美就大声赞:西双版纳美在……美在……

示例:美在山,一年四季总是浓的化不开的碧绿。

美在水,无论是江是河是泉是溪都清一色软软地淌,娇娇地流。

(五)、内化美

在我看来,西双版纳之美,美在神秘、美在包容、美在和谐、美在自由、美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图片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对比播放,为了唤醒同学们善待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提示:你从傣家人对待水的态度中感悟到了什么,我们如何看待人与自然这个永恒的话题。

表达:亚马孙热带雨林已经遭到破坏,美丽的西双版纳未来的命运如何?(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一段感悟性的文字表达你对“美”的理解。

设计意图:我认为一切的美都先源自人的心里,美先在心里才会在眼里。真正的美是心灵美,是善良,是真诚的态度。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是我上完可以后的深刻体会。课堂最后以不圆满结束,前一节课安排见学生时我已预料到。反思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客观原因:

1、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课文,对内容较陌生对西双版纳没有一点积累和印象。

2、由于对信息把握不准,我按第二课时准备的学案。3、我所抽的班级没有固定的小组,上课前才临时分的导致课堂效率过低。

主观原因:

1、个人驾驭课堂的能力有限。

2、对学案式的精神理解不到位,没有坚持在课堂上使用。

3、备课过于注重实效,对学生能力估计不足。

总之,这次任务完成了,无论结果如何我尽力了。在这过程中我收获的不只是失落更有深深的教训,有对今后教学的思考。至少,这个过程中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我完成了一次“寻美”的历程,丰富了我的精神世 ……此处隐藏2186个字……形式,为你的导游词拟一个精彩的标题。

(这一环节是课堂反馈环节,采用自主完成、组内交流、班级展示的方式进行)

(六)、总结提升:畅想美(未来的西双版纳)

《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是景美、人美、语言美的完美结合,整节课我们共同穿梭在美丽的`热带雨林,做客在翠竹掩映的傣家竹楼,感受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如果大家都拥有发现美的眼睛,鉴赏美的心灵,创造美的言行,让我们放飞了,大家看想象,发挥联想,畅想一下未来的西双版纳,由此引出最后一个环节: 总结提升----畅想美.

八、环节设计意图

下面我谈一下,我设计这些环节的意图:

1、有机整合文本,体现教师理性思考。

这篇课文内容较多,我重新组合文本内容,明晰教学思路。我抓住文章题目中的“美丽”一词,从景色美、人文美、语言美三个层次解读文本,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三个维度的目标意识。

2、巧设教学情境,通过活动解读文本。

我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时,分别设计了“摄影师”、“导游”角色,让学生兴趣盎然的欣赏美。

3、充分利用资源,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文章散发着浓浓的傣家少数民族气息,但江南水乡离北国学生的生活较远,我利用课前时间播放我的教育博客中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激趣,增强了学生对西双版纳的感性认识,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我觉得课堂永远没有“完美”二字,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遗憾,我才能有探究课堂教学的不竭动力,教海探幽无止境,我要用我的教育智慧减少教学中的遗憾,让我的每一节课都精彩无限!(说课完毕,谢谢评委老师)

《美丽的西双版纳》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美丽的西双版纳》是初二汉语文教材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充满民族风情的游记。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字里行间流露出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初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过《阿里山纪行》,对游记的学习有了一些基础,此时的他们天真,活泼,想像力丰富,而且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水平。所以根据这些将本节课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课文感知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②根据收集到的内容写一则简单的导游词向同学们介绍。

③了解运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文中相关注解,理解文章内容。

②倡导学生课前查找收集关于版纳的资料。

③课堂中鼓励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3、根据教学目标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①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②根据收集到的内容写一则简单的导游词向同学们介绍。

难点:

①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②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说教学方法与学法

教法

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音乐等辅助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欣赏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感受当地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而文章中所反映出的人文思想,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多读多想才能体会得出。

另外,我们现在提倡的教学是注重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因此,要让学生自主的选择性地开展学习。这样,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教学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所采用的教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如下学法:

①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学会快速阅读,并掌握在快速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②学会赏析优美语句和语段。学会赏析语句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对文句的赏析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说教学程序

本课分三课时完成,下面我具体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歌曲导入,聆听美

(播放音乐)首先,播放音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感染学生的情绪,接着以充满激情的开场白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

(出示教学目标)完成教学目标是学生课堂的主要任务,也是课堂的主线。接下来教学目标的显示就会把学生带入更新的学习境地。

二走进版纳,感受美

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第一次读课文之后的感受牵出神奇秀丽心驰神往这条明线后,再要求以"《西双版纳》美在……"说说版纳的美。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意,理清思路,了解西双版纳的景物特征。

三浏览版纳,品味美

(课件展示)西双版纳是我国的风景胜地,有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接下来的板书让学生了解本文作者从众多可写材料中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的方法。了解这三个小标题从三个方面突出了总标题中的"美丽"二字。了解"美丽"既点出了版纳的特点,又在文中起照应题目,总领全文的作用。

(课件展示)整体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学习任务,内容需要形式来表达。因此,还要在阅读过程中分析和欣赏作者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精彩之处。这一环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朗读,说说他喜欢的画面是如何表现美的。

学生找出之后,再请他们有感情地读一读,以此感受那种神奇,秀丽的美。

(课件)作者以丰富,优美的语言介绍了美丽的西双版纳,然而我们的学生大部分并没有亲自感受到。因此选择大量的图片,并配以生动的解说直观的展示西双版纳的美丽风景及民风民俗,这样会使学生对西双版纳有直观的印象。

四、深入探究,展现美

人文景观的美

(课件)如果说自然景观的美是大自然对版纳的恩赐,那么富有特色的傣族文化则是这个民族独特的魅力,文中多处信息向我们展示了傣族质朴意深的民风民情。让学生阅读课文从文中提供的信息中去考察人文景观的美。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傣族的风俗文化,进一步感受西双版纳的人文景观的美。

畅游西双版纳

汉语课毕竟不同于地理课,仅仅使学生感知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这种自然美及人文美,学会用文字来表现美的方法

(课件展示)这个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收集到的内容写一则简单的导游词向同学们介绍。这样的设计既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又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展示自己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五、归纳总结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文章的认识已从开始的感知形象过渡到理性的认识。此时由学生自我总结已是水到渠成,因此我通过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谈学习这一课的感受。

《《美丽的西双版纳》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