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合集五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水上飞机》是义务教育苏教版第六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科学童话。作者用拟人化手法,形象的介绍了水上飞机的广泛用途,向学生展现了科技新成果。
全文共8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小海鸥发现了一条奇怪的大船后想去问个究竟。第二至七自然段,写小海鸥通过与水上飞机交谈,了解了水上飞机的种类和主要用途。第八自然段,写水上飞机听到警报后立即前往救援遇险船只。
课文故事性强,情景饶有趣味,语言生动活泼,没有高深的道理,没有艰涩的术语,读来情趣盎然,引人入胜,是加强语言训练,激发科学兴趣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为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内容,主要完成认知目标。第二课时,进一步加强技能目标的训练和完成情感目标,而全课的重难点也就在于第二课时所要完成的目标上,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下面,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
二.说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再结合教材本身特点,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进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的知识。
三.说教法
1)以读代讲法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饶有趣味,语言生动活泼。为此,我采用以读代讲法,感情朗读贯穿全课教学。在小学生面前,枯燥的讲解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以读代讲采用不同形式的读不但可以培养兴趣,还可以帮助理解、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正如朱熹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情境教学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教学本课时,我通过“谁来当当吃惊的小海鸥”,“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呀?”的语言,男女生分角色读等途径,努力营造出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学得兴趣盎燃。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高效的掌握了知识。
另外,我还辅以直观教学法,谈话法等多种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说学法
(1)探究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因此,我把质疑、释疑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揭题后,就让学生质疑课题,如“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在整个教学中我也抓住教学的疑点、难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启发鼓励学生思索探讨,逐步解疑。
(2)合作学习法
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的人才,他们除了自身要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外,还必须具备真诚的态度、开朗的性格及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能够处理好与他人的协作关系,集众人之智慧取长补短,是跨世纪优秀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小组讨论、互相评价,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学习。让他们集思广益、互相切磋,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
五.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否安排的科学合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一)谈话激趣,直观导入。
导语:“飞机”(板书)是人类的好朋友,你们都认识它吗?谁来说说你对飞机的印象?相机出示课前准备的飞机图画。师问:这些飞机都是在哪飞的呀?那你们见过“水上飞机”吗?(板书:水上),这样,通过谈话激趣,导入了本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水上飞机。
课一开始,我用导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接下来让学生质疑课题:看着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明代学者陈敏章说:“学贵质疑”一开始就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才能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带学生进入课文,从整体感知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语:当你看到你从来没见过的很奇怪的东西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小海鸥发现了一条奇怪的大船,它又是怎样做的呢?
(1)指名读1自然段,请学生评价
(2)指名读小海鸥想的话,指导读出奇怪的语气
(3)全班齐读1自然段
(4)解决什么叫“究竟”
2、学习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1)采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读出2、3、4、5自然段
(2)第五自然段:通过提问的方式解决这是一架“救护机”,它的功能是:救援海上遇难船只(相机板书:救护机
救援遇难船只)
(3)练习对话,指导朗读
a同桌对话,师要求要加语气、表情、动作。
b男女生分角色读,师读第六自然段
在第二至六自然段的教学中,我着重让学生进行朗读,因为感情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它既可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发展语言,陶冶情感。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篇2【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课文的作者是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描绘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线上停歇的画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
课文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描绘外形美)。第二部分写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生趣(写出了春天的美) ……此处隐藏2682个字……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小柱子两次比绝招前后的不同。
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刻苦求知的愿望。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和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小柱子两次比绝招的前后不同,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难点:激发学生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我的教学思路也越来越清晰了。教法和学法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说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现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本课,我采用了讨论法、点拨法。虽然学生自学课文也有自己的体会,但游离文本,脱离体验的体会的是口号式的。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点拨促悟,达到学生自悟所无法企及的高度。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
抓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积累和丰富语言,运用语言。
3、理念指导,精心设计
抓住语文本文,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是阅读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教学中力求达到在赏析语言中感受刻苦求知的道理,在感悟刻苦求知中习得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重视体验和感悟。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时学生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说教学设计
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力求通过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达成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发展。所以,我设计了这样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整体把握,梳理脉络(这个环节设计符合学生先整体感知的阅读心理。)
导读赏析,品味语言(在这个环节中,带领学生明白小柱子两次比绝招前后的不同,体会小柱子之所以不同的原因,从感悟到刻苦求知的愿望。)
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根据以上教学流程,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都喜欢动画片中的谁?他们都有什么本领?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来小结:同学们,这都是他们的绝招。你知道什么是绝招吗?
【如此导入,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都被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学文的兴趣。】
2、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你想看看其他人的绝招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中的一群小朋友也有自己的绝招。赶快打开课文去看看吧。主意,要把课文中的生字读正确,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阅读时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在这里,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培养学生了自主读书的能力。】
同学们读的真认真,这里有几个词语很难读,谁来试试?
【三年级,虽然向阅读教学过渡,但字词教学还是占主要成分。】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这次你可以快速的浏览。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快速度读了课文后,我问,你能用“尴尬”和“羡慕”这两个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真了不起,这么长的文章竟然读成一句话。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篇5一、教材简析:
《狼和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捕杀凶狼反而造成了森林饥荒、疾病流行。它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
三、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中入境。然后让学生在读中对比,读中悟情,组织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说话明理。最后课堂延伸,学科整合。总之让学生在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的主要教学思路是:以读为主线,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理解课文。在一幅幅鲜明画面,一个个具体数据的对比中悟情明理。通过讨论,反复朗读等多种形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在读读、议议中突破重点、难点。让孩子们在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中真正融入课文,明白课文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五、说教法、学法:
(一)兴趣导读,读中入境。
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在揭题之后,创设情境: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是怎么样的呢?让学生带着兴趣读第一小节。接着问“你喜欢这样的森林吗?说一说你的理由。”学生可以喜欢森林的生机勃勃,喜欢鹿的活泼美丽。学生也可以不喜欢森林中狼的贪婪和凶残。这样的设计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现个体发展、展现其问题解决能力的舞台,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思路说说自己的看法。
“凯巴伯森林当地的居民恨透了狼,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呢?”让学生自由去读一读,通过具体的数据体现人们捕杀狼数量之多
(二)读中对比,读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1)、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一是生机勃勃,一是萧条无比;
(2)、鹿群要死的前后对比,一是活泼美丽健康,二是频临灭绝,疾病缠身;
(3)狼鹿易位的对比,一是对鹿痛恨之极,对鹿爱护有加,一是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祸首”
紧紧抓住这三处对比,让学生明白狼和鹿之间的关系,形成保护生态平衡的价值趋向。
想象法——想象大森林前后变化的景色,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由图入手,看正面说美学图文结合展开想象,通过学生回忆的描述,深深地体会到凯巴伯森林的前后变化之大,仅仅是因为狼的消灭吗?潜移默化地渗透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探究法——“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祸首’。”这句话应该是这篇课文的重点语句,抓住这句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深入探究为什么说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祸首”呢?研究根本何在,学生在矛盾的情绪和迫切知道真相的需要支配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抓住这个重点语句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三)、合作学习,说话明理。
第四小节是文章的难点,让学生自读这一小节,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联系文中的句子说话,领悟人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进而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学生自由地将自己的发现、想法和结论进行交流和共享。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