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4-06-28 21:20:15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0篇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0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计划吧。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

第一部分:学情判断(个体分析、整体判断、家庭背景、可用资源等)

本学期二年级三班、四班、国际班三个班共有学生79人,三个班从整体上上看,数学的平均成绩相当。新生当中,从入学测试来看,大部分学生成绩尚可,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从家庭背景和可用资源看,学生家庭环境和家庭条件较好,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白领阶层居多,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很高。这些学生的家长,有85%的文化层次比较高,他们非常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们有的能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及时的督促和辅导,有的则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辅导,所以必须加强家校联系,充分挖掘和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所用,利用整体教育优势实施完整性教育。

第二部分:工作要点(总体目标、阶段目标、相关措施等)

工作目标具体措施

1、总体目标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情趣中学会数学,并将之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同学们都能主动参与到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孩子们热爱数学,并使之得到最大潜力的发展。

2、采取丰富多彩、有情有趣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多联系生活,使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3、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孩子的个性,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3.多方面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鼓励个性发挥、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大潜力的发展。

阶段目标

1、《认识除法》让学生有层次的认识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使学生获得平均分的直接经验和认识。

2、《口诀求商》是使学生运用6以内的乘法口诀求商,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3、《认图形》是通过看、数等活动来认识四边形,类推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4、《加和减》是让学生学会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帮助学生经历算法发展过程,理解笔算方法。

5、《位置和方向》使学生能描述物体的所在位置,认识东南西北。

6、《量长度》让学生认识线段、认识厘米、米,并能以厘米、米为单位量长度。

7、《乘和除》(一)(二)两个单元是让学生能熟记7、8、9的乘法口诀,并能用相应的口诀求商,并能解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8、《时、分、秒》是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能认出钟面上的几时几分,并认识时间单位“秒”。

9、《观察物体》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能观察出物体某一面的形状。

10、《统计和可能性》是通过收集数据,让学生能用方块统计图表达数据,并认识时间发生的可能性。

1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观认识平均分,体会平均分的特点,了解“每几个一份地分”的具体过程,感受平均分可以用除法。

12、让学生在联系具体情境、运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

13、使学生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1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15、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可运用除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数学意识,能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平均分”的实际生活问题。

16、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交流,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17、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18、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19、使学生能用加法(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20、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21、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23、在情境中,使学生具有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2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25、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激发自主探究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呢感有序思维、敢于创新与合作交往的能力。

26、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三部分:工作进度(教学进度、班级工作进度或部门工作进度等)

周次起至日期工作要点责任人实际执行情况

18/29—9/4《分一分》

29/5—9/10《认识除法》、练习一、单元复习

39/13/—9/17《口诀求商》、《练习二》

49/20—9/24《认图形》、《有趣的七巧板》

59/27—9/30《加和减》(包括进位和不进位加,退位和不退位减)

610/1—10/7国庆放假

710/8—10/15《加和减》(包括进位和不进位加,退位和不退位减)

810/18—10/22《单元复习》、《位置和方向》

910/25—10/29《量长度》、《量一量》

1011/1—11/5《乘和除》(一)、《练习七》、

111/8—11/12《乘和除》(一)、《练习八》、

1211/15—11/19《单元复习》、《时、分、秒》

1311/22—11/26《乘和除》(二)、《练习九》

1411/29—12/3《算“24点”》、《观察物体》

1512/6—12/10《统计与可能性》、《田园风光》

1612/13—12/17《期末复习》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2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认识负数,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认识小数,小数的加减法,找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小数的乘法、除法,公顷和平方千米,统计,整理和复习,共11个单元。

在数与代数领域,本册教材教学负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这些内容涉及学生认数范围的扩展,在学生初步学习了整数及其计算以后,及时安排负数、小数等内容,有利于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对学过的整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在 ……此处隐藏13933个字……识三角形的特征,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能力,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具体做法是:

1、从计算入手,从根本上抓好学生的计算,使学生打好计算的基本功,做到计算细致,快速,正确。

2、注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注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同时要注意对学困生的关爱。

3、对于教材中的定义和概念要让学生弄明白,并且能够根据一些定理进行计算。

4、抓好各单元的测验,通过单元检测及时对学生进行查缺补漏。

5、期末制定好复习计划,指导学生进行好期末复习。

6、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7、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四、课时安排

(一)四则运算(6课时)

(二)观察物体(二)(2课时)

(三)运算定律(7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2.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5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左右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3课时左右

4. 小数单位的换算……2课时左右

5.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左右

6.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五)三角形(6课时)

1.三角形……4课时左右

2.图形的拼组……2课时左右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七)图形的运动(二)(4课时)

(八)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4课时)

1.平均数……2课时左右

2.复试条形统计图……2课时左右 营养午餐……1课时

(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0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教学计划拟订如下。

本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特点。

修订后的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整理和复习。与原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将“百分数(二)”移至第十一册。在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将“百分数”的内容分成两部分,分别安排在第十一、十二册,此次修订后,由于内容的调整,课时也相应变动,故将本册中的“百分数(二)”移至第十一册,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的衔接来看,都是非常合适的。

2.“整理和复习”部分的调整。本单元主要的变化是根据前面各册教材的内容调整,对有关的习题进行相应的变动,如将“成数、折扣”的有关内容和习题删去,将涉及到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有关习题进行改编,等等。

3.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1)美丽的校园这个活动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测量、平面图形、比例尺等知识,绘制校园的平面图。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测量、收集数据、确定位置、确定比例尺、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将来进行简单的课题研究和数学建模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节约用水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方案设计、收集数据、计算等手段,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整个活动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自行设计方案,用实验的方法求出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水;二是通过调查、计算,了解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可以供一个家庭用多久,一个学校一年要浪费多少水费,等等。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此外,借助这类跨学科的题材,可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此外,在以上四册教材的修订过程中,有一些措施是共同的,例如,对有些陈旧的题材进行改造,使之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某些过时的数据进行更新;重新绘制每一册的插图,使之更加活泼,更能吸引学生;等等。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 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 认识线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

4、 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5、

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

6、 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7、 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

8、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9、

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0、 使学生学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制表步骤。

11、

使学生能看懂统计表和指出这个表所说明的问僵,掌握制作带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12、 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13、 学会看条形统计图。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0xx年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14、 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