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3》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识字3》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识字3》教案1一、说教材
《识字3》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本文是以对对子的形式识字。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读着课文就如看见两位身着唐装的儿童,在阳光明媚的三月里,走在青山绿水间。听着鸟儿的欢唱,闻着花木的芬芳。他们不禁玩起了对对子的游戏,童声稚语和着鸟语花香回荡在蓝天碧野。大自然充满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文章的语言优美,如“和风细雨”、“鸟语花香”、“万紫千红”、“山清水秀”等, 学生虽然不能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但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电视、图画等媒体已有了感性的认识。在教学时,无须作过多的讲解与分析,而应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悟、积累。
本课要求学生认识的生字有13个,会写的6个。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重点是识字,新课程指出: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采用多种方法识字,鼓励学生课外识字、主动识字,培养识字能力。本课要认的13个生字中“雾”、“霜”、“霞”都是雨字头,“蝶”、“蜂”都是虫字旁,“李”、“杨”都是木字旁。可以采用找偏旁归类识字法识字。“碧”可以用编字谜的方法记字形。“秀”既是要认的字也是要写的字,可以在写字时重点记字形。
凭着对教材的理解,再从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所蕴涵的自然美。难点是对“对子”的理解。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思路时,努力以读为主线,在读通、读好课文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尽量从整体入手,避免为了识字而学文,把课文分割得支离破碎,破坏了文章原有的韵律美。
二、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预设本课时的学习目标为: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热爱自然。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三、说过程
为了达到上述学习目的,在教学时,我就紧紧围绕着“以识字为基础,通过朗读,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为目标而步步展开。
1、以识字为基础,采用三步识字法,设计识字教学。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识字的基本途径”。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依据《新课标》制定的教学原则,在这节课中,我从识字着手,随识字学文,把识字教学与理解内容、领会感情三者融为一体。第一步,读准字音与读通课文相结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读课文,让学生借助拼音据词读音。再同桌合作学习,互相检查字音。然后通过指名认读,集体评议等方式加以检查、正音及巩固。基本解决了生字的读音问题。第二步,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同时,充分利用语言环境进行字义教学。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想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划出来,大家一起来探讨。利用图片帮助理解“万紫千红”、“碧野”;利用字形来理解字义,如“朝”字中有一个“早”字,所以“朝”是早的意思,“桃”“李”“柳”“杨”都有一个木字旁,都是树木;利用学生资源来理解,有学生提出什么是“蜂”“蝶”,别的学生马上告诉他是蜜蜂和蝴蝶。第三步,设立一个专门突破字形的环节解决字形上的问题,以强化对字形的记忆。二册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记字形的能力。我就利用根据偏旁归类识字、编字谜、拆字等来分析生字的字形。这样,使音、形、义有机结合,形成整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朗读激发学生感情,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
《识字3》虽然是一篇识字课文,但文质兼美,不能为了识字而采用一
句句分割教学。那样会搞得支离破碎,破坏文章的整体性,削弱文章的感染力。因此,我在教学中,从整体着眼,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来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并从中获得语言和精神的整体共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感情以认识为基础,只有让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了相关
的知识,学生的情感才有可能被激发。上课伊始,我就让学生充分自由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自然景观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提出不懂的词,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相关图片中进行感受。如有学生提出“碧野”一词,我出示了一张精心挑选的大草原的图片,学生禁不住发出阵阵赞叹,再让他们说说家乡的“碧野”。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他们心目中的碧野,他们的情感也被进一步激发。
情感具有情境性,要让学生身临其境,才能触景生情。为了让学生进
入情境,读出感情。在学生读懂课文后,我播放了一段《苗岭的早晨》的音乐。既是通过音乐语言再现课文,又是创设情境提供想象空间。然后出示一张美丽的主题图,教师再用诗一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文本,让学生进入与课文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潜移默化地产生了情感体验。在朗读时,学生个个读得极有感情。
3、层层深入,突破难点,感知“对子”。
“对子”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他们说不上什么“对仗工整”,“平仄”等术语,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对子。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先不对学生讲对对子的规矩,而是让学生自由对对子,想到什么说什么。因为没有了条条框框的约束,学生说得无拘无束,也对说对子有了兴趣。然后在学生读懂、读好课文后,引导他们观察,每一对对子有什么特点。学生在观察后,惊喜地发现原来动物和动物对,树木和树木对……他们对对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更感兴趣了。最后告诉学生,对子就是过年过节时家家户户贴在大门口的对联,教师再出示两副用大红纸写的对联,领着学生读读说说。不知不觉中难点已迎刃而解。
新课程中,教师应该更加充分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特征,使语文的外延和生活外延紧密衔接。老师不单是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而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美好情感。
《识字3》教案2【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课文将两组容易混淆偏旁的生词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第一组词语介绍了—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第二组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第三组词语介绍了三种竹制品;第四组词语介绍了一些植物。连起来读,押韵上口,便于记诵。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教学要求】
德育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智育目标:1.学会奉课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新词。
2.比较“木禾”、“竹艹”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 ……此处隐藏15221个字……来,在下面打个小问号,行吗?我们先来读读第一小节。
三、精读课文,丰富认识
1.指名读第一小节,想想这一小节,写了哪些景物?(交流,随机认识生字,丰富认识,重点点拨如下:)
●云和雪,小朋友肯定都见过,雾有没有见过的?(贴生字卡“雾”)你在什么时候看见过雾?雾一般都是在早上出现的,等太阳一出来,它就慢慢的散了。出示“晨雾”,大声读。
●出示字卡“霜”,有见到过吗?热热的夏天,你有没有见过霜?那谁知道霜一般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霜一般在深秋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所以有一个词语叫:秋霜。读一读,两个一起读。
师:刚才老师发现很多孩子在“和风”和“朝霞”这两个词下面打了小问号?
●谁知道,怎么样的风叫“和风”?“细雨”就是——像牛毛一样的雨,和风细雨一般在哪个季节出现的比较多?(春天)
●有谁知道“朝霞”是什么东西呀?
师说明:其实这“霞”就是云,不过它可不是一般的云,被太阳映红的云才能叫“霞”。“朝霞”就是早上太阳出来时,它旁边的被映红的云就叫做“朝霞”。这个“朝”就是早上的意思。大家有没有看见过朝霞。读读这个词。傍晚太阳落山时,旁边被映红的云我们就可以叫它“晚霞”。
●“夕阳”:什么时候的太阳叫“夕阳”。那早上的太阳我们就叫“朝阳”。
●师:刚才,杨老师带着大家认识了8种自然景观,他们分别是——学生看着板书接读。现在我们捧起书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大家可以边读边在脑海里放放电影。
(齐读师生接读不看课文读)
2.学习第二小节(指名读第二小节,说说自己不理解的。)
●这一小节藏着5个生字宝宝呢?杨老师把它们请出来了,看谁还认识它们。卡片认读,关注“蜂”“蝶”的偏旁,理解“碧”是表示一种颜色的。
●这一小节中,有你读不懂的词语吗?重点理解“碧野”。
●读了这一小节,杨老师仿佛看见“各种颜色的花儿开了,小草绿了,蝴蝶和蜜蜂在花丛里快乐的舞蹈,天蓝蓝的,田野里碧绿的一片,大地万紫千红,真是太美了,请小朋友试着读读这一小节,看谁读得美。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三小节(指名读第三小节,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1)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理解词语“鸟语”“花香”“山清”“水秀”
(2)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谁能来读读这一小节。)
四、朗读全文,巩固所学
1、发现规律:孩子们,读了几遍课文,有没有发现这首歌谣有什么特点啊?(课文每句话中都有一个“对”字,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是呀,像这样的歌谣我们就把它叫做“对子歌”板书。)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3、小组对读。
五、复习巩固生字。
1、师:这节课,杨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一首对子歌,认识了很多新事物,同时又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接下来,请大家看课文后的生字表,自己试着读读看,遇到读不出来的生字朋友,把它圈出来,可以向你的同桌请教,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2、学生自由认读,交流“难读的字”。
六、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秀和香”。书写新偏旁。
师范写,生描红并试写。
师生一起评讲。
《识字3》教案15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儿童对韵,读起来琅琅上口。读了课文,看了插图,孩子们就会感到大自然多么美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绿树红花、万紫千红……我是大自然的主人,我爱美丽的大自然。
设计理念:
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对大自然的热爱,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读“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热爱自然,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习重点:
会读生字、会写生字,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2.河水皱眉,树儿摇头,鲜花弯腰,白云溜走。
生:猜出(雨儿)(风儿)
师:对呀!小朋友真聪明。今天我们就与雨儿、风儿一起旅行一次好吗?(大屏幕放影大自然的景色)
生:边看边说。
3.出示课题。
师:小朋友大自然的景色确实美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识字3一课。齐读《识字3》,看看里面有哪些大自然美丽的景色。
二、初读体会、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了以后,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
2.反馈
(1)学生上黑板写字。
(2)读课文(学生自由选择段落)
(3)说说为什么喜欢读这段。
3认读生字
师:谁能把你圈出的生字宝宝读给大家听听?想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正音:(重点:“霜”“蜂”)
师:生字宝宝想回家,你送他们回家好吗?
三、读课文感悟。
1.先自己读,再找好伙伴读。
2.读后说说课文跟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指导发现课文是对对子形式)
小结:小朋友观察真仔细,这种课文的形式,我们中国叫对对子。
四、再读课文,激发兴趣。
1.师生交叉读。
2.生生交叉读。
3.学生下座位找伙伴玩对对子游戏。(边读边拍手。)
五、生字巩固。
1去音节读生字。
2.游戏。给生字找朋友。
六、启发想象,练习表达。
黑板上小朋友写的词语中,请你选一个,为它配上美丽的图画。
第二课时
一、在创新中巩固练习。
师:上节课,同学们都选了自己喜欢的词,配上了图画。请小朋友拿出交流展示一下。
1.小组交流。
2.上台展示。
3.说说课文中两幅该用上哪个词语?
二、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喜欢大自然的心情)
1.个别。
2.开小火车。
3.齐读。
三、扩展活动。
1.读读课文中的对对子。
2.分组自编对对子。
3.反馈。
例:春对夏,例:上对下,
秋对冬,后对前,
白云对红日,天涯对海角,
新月对彩虹。南北对东西。
四、练习写字。
1.认一认。(观察“描一描,写一写”)
2.说一说。(我会写的字)
3.练一练。(上台展示)
4.评一评。(优秀作业)
五、作业延伸。
每人收集对对子,存放成长记录袋。
文档为doc格式